一、活动背景
2019 年 10 月,首届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在温州成功举 办,来自全球 85 个国家和地区的 800 多名嘉宾包括诺贝尔 奖得主、海外院士专家、青年科学家代表以及国际科技组织 负责人参加本次盛会,共话科技创新和青年科学家的社会责 任,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开幕式发来贺信,提出“科技的未来在 青年”精准研判。
当前,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 考验和挑战,世界公共卫生体系、国际秩序、世界格局正发 生巨大变革,青年作为国家和世界的未来,更需要为推动人 类命运共同体建设、创造人类发展美好未来分享思想、贡献 智慧。为更好地落实好习近平主席的殷切期望,搭建更完善 的创新科技国际合作平台,服务地方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; 以“人”为本,积极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和青年人才创新合作, 合理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,有机结合线上线下两个场景, 广泛发动、凝聚全球优秀青年科学家,深度融合产业界、金 融界、艺术界等青年英才,围绕“汇聚天下英才 共创美好未 来”主题,搭建开放合作的交流平台,推动各国青年科学家、 科学家与企业家思想交流,互学互鉴,携手合作,互利共赢,筑牢友谊基石,扎紧合作纽带,汇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的 信心、智慧和力量,让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施展抱负、成就梦 想,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,共创人类发展的美好未 来。特计划召开 2021 年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。
二、论坛信息
名称:韧性城市国际研讨会
主题:因地制宜,构建安全、绿色、宜居的数字韧性城 市
三、组织单位
指导单位:
中国科学技术协会、浙江省人民政府、中国 地质调查局
主办单位:
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、温州市人民政府、中 国地质调查局南京地质调查中心、世界青年地球科学家(YES) 联盟
承办单位:
温州市科学技术协会、浙江省第十一地质大队、自然资源部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工程技术创新中心、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深部探测中心、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(CCOP)城市地质研究中心秘书处、浙江华坤地质发展有限公司
协办单位:
国际地下空间联合研究中心(ACUUS)、中英环境资源协会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、博洛尼亚大学、锡耶纳大学、浙江大学、山东大学、东南大学、深圳大学、温州大学、中国地质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、中国地震学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、江苏省地下空间学会、江苏省地质学会城市地质专业委员会、短周期密集台阵技术和装备共享联盟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环境地球物理专委会、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、中国建筑国际工程公司、浙江正元地理信息有限责任公司、北京四维图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哲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四、会议时间地点
2021 年 10 月 23 日至 24 日上午,会议报到
2021 年 10 月 24 日下午,开幕仪式
2021 年 10 月 25 日全天,正式会议
会议地点:浙江温州(具体会议地址将于 2 号通知发布)
五、会议拟定专题
(一)城市地下空间探测与评价规划关键技术
概述:围绕城市地下空间探测评价规划关键科学问题, 聚焦城市强干扰区浅层探测新方法新技术、监测观测探测及 其评价技术体系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和讨论,重点展示城市 地下空间地质创新理论、高精度探测新方法技术、城市地下 动态监测探测及感知系统技术,促进城市探测评价与方法技 术的发展。
召集人:梁锋、王一博、钱荣毅、宗兆云、范益群、李 俊伦、Elita Yunyue Li、Tanvi Arora、Murodov Davlatkhudzha
(二)城市地质调查及其成果应用
概述:围绕城市地质理论、城市地质调查、城市地质监 测、城市地质评价、城市地质区划、城市地质智慧服务等开 展交流与讨论,重点展示城市地质理论研究新进展、城市地 质调查新技术新方法、城市地下空间透明化地质建模关键技 术、城市地质信息系统建设关键技术、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 载能力和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方法、城市地质安全风险防控 技术方法、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应用服务等研究成果和典型案 例,为城市发展与安全提供支撑服务。
召集人:葛伟亚、苏晶文
(三)城市地下防灾与安全运维
概述:围绕城市地下空间灾害防治与安全运维等方面, 针对城市地下空间灾害灾变机理、预测预警、防控与处治、 以及地下空间结构安全、灾害逃生和智慧管理等方面的关键 科学问题和最新进展开展深入交流和讨论,重点展示城市地 下空间灾害灾变理论、灾害预测与识别方法、风险评估与预 警体系、灾害防治与处治技术,以及运维期地下空间结构健 康状态感知与修复技术、灾害逃生救援安全管理体系与设备、 信息化管理体系和智能决策服务系统等研究成果和典型案 例。
召集人:许振浩、房立华
(四)智慧城市建设理论及其技术
概述:面向数字经济、时空大数据、数字孪生、云计算、 5G 通讯、车路协同、自主可控等重点领域,研讨城市信息 模型和资源评价、智慧交管、北斗位置出行服务、智能网联 汽车、信息和基础设施安全、应急管理、卫星互联网等应用 进展,推动智慧城市建设与新技术协同创新,提高城市柔性 化治理能力和精细化服务水平,服务绿色低碳城市可持续发 展。
召集人:姜昊、Batsaikhan Bayartungalag、杨钦
(五)“双碳”背景下的韧性城市建设发展
概述:提升城市韧性,保障城市安全,围绕“‘双碳’目标 下的新城市建设发展”为主题,聚焦以低碳宜居、韧性可持续 等城市创新发展理念、技术、工程等,以期构建面向 2060 的新城镇。
召集人: 何庆成、Amy Li、 Adam Roberts、王猛、Ismail Farjia、Joy Chiadika
(六)城市记忆和复兴,遗产保护和开发
概述:城市和城市遗产见证了人类不同文明的发展历程, 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,传承和弘扬了不朽的工业精神。 城市建设因地制宜,按照多元模式不断扩张。人工智能技术、 空天一体化、大数据等新技术的融合,促进了地下空间和地 上城市建设共同发展。新的城市群正在成长,古老的历史名 城焕发新生,这为很多城市问题提出了新的解决方案。如何 保护好城市的历史遗迹,利用新技术、新方法服务城市的可持续发展,建设韧性城市,须从规划、设计到建设和维护等 领域整体全面地考虑,需要规划师、设计师、城市建造者和 科学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与协同工作。
召集人:姜君、Andreas Sicklinger、Paolo Garofalo
六、论文摘要
参会人员须在线提交论文摘要,请在报名参会时,在线 提交论文摘要。基本要求如下:
(一)摘要内容需符合本次会议议题的内容;
(二)摘要字数在 800 字以内;
(三)摘要基本内容包括: ①摘要题目;②作者;③作者单位、地址、邮政编码; ④正文;⑤关键词(3-7 个)⑥作者简介(学历、职务、主 要研究方向、电话、手机、Email)。
七、会议形式
会议形式包括大会特邀报告、分会场口头报告和海报。 拟进行口头报告的参会人员请提前准备 PPT,时间 15 分钟 以内(含问答时间)。
八、参会注册
(一)网上注册报名 参会人员请于
10 月 10 日前访问下方会议网站,点击“参 会注册”按钮,填写并提交参会信息。
会议网站:www.wyss.org.cn/ch130/cn/ResilientCity
您也可以使用手机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报名

(二)注册费收取标准(包括所有会议资料、午餐、晚餐)
缴纳标准:800 元/人;
学生:400 元/人;
专家陪同人员:300 元/人(不含会议资料)
(三)注册费缴纳方式:在线缴纳
通过银行转账汇款(注明姓名和单位)
开户名:哲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
账 号:630081363
开户行:中国民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行
缴费、开票咨询请联系:陆辉(联系方式:13776573457, 邮箱:geo_eu@163.com)。
为保障参会人员的会议资料和食宿安排,原则上不接受 现场缴纳注册费。
九、联系我们
会议网址:www.wyss.org.cn/ch130/cn/ResilientCity
联络邮箱: resilientcity@wyss.org.cn
专家邀请与会议议程:
联系人:葛伟亚
联系方式:18951757337
邮箱:391743801@qq.com
联系人:梁 锋
联系方式:13811327513
邮箱:imr_liangfeng@126.com
会务和食宿:
联系人:袁 波
联系方式:13705770665
联系人:陆 辉
联系方式:13776573457
邮箱:geo_eu@163.com
下载